更新时间:2021-10-19 03:45:33
如今,家长对教育非常关注,国内教育和国外教育都成为很多家长关注的问题。既然现在大家都很关注教育,边肖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些与教育相关的文章与大家分享。如果你感兴趣,你可以仔细阅读以下内容。1071万人进入高考考场,比去年增加40万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可以看作是一场“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所谓“七分考,三分报”,你选择在哪个城市和哪个学校学习,很可能就选择了你未来的人生。
前几天,#余洪敏建议上大学,去大城市#的话题在微博上冲上热搜。“去大城市,尽量远离家乡。”这是对新东方集团董事长于在直播中填写候选人志愿者的两点建议。
凭借优质的社会公共资源和良好的就业机会,大城市将对移民形成强大的吸引力。这也使得大城市形成盆地聚集效应,包括资本在内的各种必要资源向大城市聚集。
在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城市的胜利可以说是全面的,从房价到收入,包括大学。
01
在既定的概念中,我们的城市有明显的层次,即一线、二线、三线……十八线。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我宁愿选择211线,也不愿意选择18 985线”这句话。
但事实上,中国的优质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相比之下,一些省会城市和二线城市由于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甚至可能在考生眼中没有资格成为“替代品”。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我国共有高等院校2688所,其中本科院校1265所。从地域分布来看,超过35%的高校分布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
以17个“万亿俱乐部”城市为例。北上广的实力不用多说。其余14个城市中,武汉共有普通高校83所,本科高校只有46所。
在武汉之外,重庆、Xi、郑州、成都、天津、长沙、南京、杭州的高校数量处于第二梯队。大多属于直辖市或省会,经济实力雄厚,高等教育资源丰富。
从被视为顶级高等教育资源的“双一流”大学分布来看,南京有12所双一流大学,而武汉、Xi、成都、天津等城市有6-7所双一流大学。
拥有一所高质量的大学,也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留住大学培养的人才。
总的来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总是呈现出一定的粘性特征。以北京为例,根据2018年北京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北京以外的学生约有一半留在了北京。
相比后期的送账、补贴等策略,“抢占”显然能更好地掌握主动权。从近两年的数据来看,这些大学资源众多的城市也是“抢人大战”中的佼佼者。
在17万亿城市中,广州的大学生人数最多。2019年广州统计公报显示,去年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11.24万人,大学生115.3万人,共计127.5万人,位居全国第一。其次是武汉和郑州,大学生超过100万。其次是成都、北京、重庆,都达到了90万量级。
虽然北京和上海的大学生人数不是最多的,但研究生人数却遥遥领先。2019年,北京研究生人数达36.1万人,占全国1/8以上(全国研究生286.37万人)。上海有52.6万大学生,但上海有16.5万研究生,排名全国第二。
02
一个新趋势是,一些城市“新贵”正不遗余力地通过引入分校或研究所来吸引重点大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深圳。
不久前
根据深圳市教育局的官方声明,“根据上级要求,引进武汉大学建设深圳校区的项目不得不终止”。
不过,恐怕深圳输不起太久。毕竟,这座城市越来越长的学院团队很快就会迎来新成员——。
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创办的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今年将正式招收第一批研究生。也是深圳大学自1983年建校以来的第14所大学。
近年来,许多位于东北和中西部的一流大学主动或被动地拥抱东南沿海地区,深圳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作为唯一没有98211大学或“双一流”大学的一线城市,深圳在2016年发布的《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剑指“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提出到2025年,大学数量达到20所左右。
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变化。2021年最新QS世界大学排名显示,刚满10岁的中国南方科技大学首次进入榜单,一举冲到第323位,在内地高校中排名第14位。深圳大学也连续两年上榜,排名从去年的7字头上升到6字头,在内地高校中排名第33位。
位。这背后,显然离不开深圳的大手笔投入。2019年,深圳市财政对高等教育投入年增长20%以上,投入规模仅次于北京、上海,生均经费标准是省内其他高校两倍。
与深圳一样,苏州、青岛、宁波、珠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城市,近年来也在东北、中西部高校“东南飞”的大潮中受益不少。
去年8月,西北工业大学太仓校区正式开建,苏州又迎来一所“双一流”高校。有统计显示,自2003年以来,先后布局苏州的国内外知名大学已有9所、研究所6个。目前,苏州共有26所高校,在江苏省内排名第二。
此前,《苏州日报》在一篇评论中指出:
名校相中苏州不奇怪,优越的区位条件、清晰的发展路径、齐全的产业门类、过硬的城市发展数据、抢眼的城市竞争力排名等,这些都是吸引力之所在。
简而言之,城市的经济实力,正在形成“磁场效应”。在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周光礼看来:
办大学主要是两个因素,一个是人的问题,一个是钱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归根到底是钱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说,“一座有一流高校但发展欠佳的城市,永远比一座有教育短板的经济强市更危险”。
03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也深刻地改变了城市发展格局。
去年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首次明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将发挥承载发展要素主要空间的作用。大城市还会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这也意味着,最好的社会服务、最多的就业机会、最好的教育资源等等,还会继续向大城市聚集。
根据几年前的一份《中国人高考态度调查报告》,相比师资与科教实力,国人挑大学更看重就业——一份大学文凭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社会认可度有多高,才是重中之重。
相比中小城市,在就业机会的选择上,大城市显然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58同城近日发布的《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对于毕业生而言,一线城市仍是就业地首选,主要考虑因素正是就业机会多、经济实力强等优势。
同样,根据脉脉数据研究院不久前发布的《人才流动与迁徙报告2020》,2019年人才净流入排名前十的城市中,除四大一线城市外,无一例外是近年风头正劲的“明星城市”。
与此同时,在就业薪酬方面,也反映出日益巨大的地区差异。此前,中国薪酬网公布的《2018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TOP200排名榜》显示,均薪排名前40位的高校中,超过一半不是985高校。而这些“逆袭”高校,均位于北上广等大城市。
大城市除了拥有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更高的收入这样的“硬指标”,还有更重要的“软指标”:各类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这对个人格局和视野的提升至关重要。
在知乎上,经常有人发问,“在三四线城市念大学如何提高自己的眼界?”“在小城市生活久了,眼界越来越小,为何?”“怎样弥补在小城市上大学失去的视野与见识?”
有观察人士指出,像北上广这样的城市,可以共享的社会、文化类资源非常多。善用这类资源的价值,“甚至要远远高于课堂教学”。
当中国城市分化的“马太效应”折射到高校身上,小城市还有希望吗?
对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提供了一种观点:
研究2000年后中国高校、1820年德国洪堡大学办学兴起后世界各国大学的兴衰,得出的结论就是,如果没有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在哪个地方都不可能办好大学。